Search

這張照片是瑪麗皇后的禮服主視覺中的一張。我很喜歡這張照片,因為李慢在黑暗中撐著傘,別過了自己的頭,巧...

  • Share this:

這張照片是瑪麗皇后的禮服主視覺中的一張。我很喜歡這張照片,因為李慢在黑暗中撐著傘,別過了自己的頭,巧妙的閃躲了鏡頭的捕捉,在攝影師林育泉的捕捉下,雨傘的縲絲花邊細節還有服裝設計李育昇幫年輕瑪麗設計的馬甲縫線與胸口的荷葉領,都顯得那麼明顯。
照片的右側是陽光最充足的地方,而瑪麗轉過頭往照片遠處望去,她的穿著、行走的方向,似乎沒有感覺她要停留在陽光照得到的地方,而是更勇敢地往黑暗處深探!
疫情到現在也已經一年半左右,一則以喜是因為原本從事劇場的自己,本來就挺節省花用,所以在疫情中,還沒有餓肚子。但一則憂的是,這樣能撐多久?
我還癡癡的寫信給文化部長。
朋友跟我說,這樣可能會影響以後拿補助或是演出等等⋯⋯,但我們是民主社會,如果部長沒有回信,那就當交友網站上看到了有趣的朋友,寫封信給他碰碰運氣。
但我想部長很忙,應該是不會回信了⋯⋯
回到這張照片,為什麼喜歡劇場,便是因為劇場如匠人的手工製作,即使觀眾遙遠,但細節卻是真實不易模糊的,也許無法像是電影、電視一樣,能夠重覆而被普及,但觀眾每觀賞一齣演出,分享到的是一群台上台下演職人員「真實」的兩個小時的生命!
前陣子有人跟我說,為什麼我身邊沒有慰安婦,可是想要寫一個慰安婦的故事,這樣的文化移植是否是一種消費。
說一個故事的我,無法反駁這樣的疑問,因為很多作品在製作出來後,觀眾的解讀會超越當時作者的想像。
但確定的,我當時對真實中的堅毅又柔軟的形象感到好奇,但吸引我的不是橫濱瑪麗真實人生!吸引我的是,在當時同一個時代中被犧牲的各個女性,是如何勇敢的選擇更困難的方式往下走,活下去!
照片中的瑪麗,她穿梭在不同時代,不同角落,不同人身上,男男、女女,也許她正提著一只綿布袋、也許他穿著一雙耐吉球鞋、她可能正在家裡看著影集、他可能騎著機車正在外送,這樣不同的生命交疊織縫,最後成了一件潔白的禮服,屬於人活著,對自己生命感到尊重與溫暖的禮服。
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是故事可以提醒我們。
也不知道為什麼寫上面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要轉貼紅潮劇集的這則停止演出的貼文,但看到照片,好喜歡!又好久沒有上臉書寫文,就想來發個聲~啊~~~~~!
最後真心感謝過去從美味型男、啞狗男人、茱麗葉醒來前十秒、瑪麗皇后的禮服、漲紅潮紅、靈魂的告白、美味男人的禮服、慢漫等紅潮創作這九年來,一起合作的夥伴,還有進到劇場看演出的觀眾朋友。
劇場現場演出,真的很迷人,也許我們未來還要跟病毒相處好一段時間,我們也會努力的想,用什麼方式還可以說故事,也不失去劇場的感覺(好難啊!),更希望能早日跟大家劇場見!
我還撐著~~~哈哈!!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